東眼山:覓,山林裡的人情味

 

       隨著人口不斷增長,林地轉變為農田和其他用途,世界森林面積持續減少。人們常常喊著愛護地球保護生態,可究竟能為了這個地球、為了腳下這片土地做些什麼,捨棄些什麼呢?

    「我在山裡待了這麼多年,除了長了很多知識外,還讓我懂得了我們要尊敬山。我們對自然有怎樣的付出,自然就會給我們怎樣的回報。」孔傳民這樣說。

DSC_3056.JPG

    孔傳民,原來是地方法院的庭務員,因爲喜愛小昆蟲進而喜愛山林。他回憶道:求學時期,不管是中海拔以上或是鄰近都市的郊區都很容易見到諸如獨角仙、鍬形蟲、螳螂等昆蟲的足跡。

vlcsnap-2017-05-30-22h04m32s148.png

     隨著時代的變遷、山坡地的不斷開發,許多郊區現已不易見到此類昆蟲。除此之外,許多林班裡的紅檜、扁柏等貴重木不斷地被盜伐,有感於此,他放棄了任職了二十多年的工作轉而進入新竹林區管理處大溪工作站服務,擔任巡山員一職,希望能為這片土地盡一份微薄之力。而這一呆,就是六年。

 

東眼山:堪稱生物基因寶庫

    目前孔傳民任職的東眼山位於桃園縣復興區霞雲裡,面積約為916平方公頃,園區內鳥類、昆蟲,蛙類及各種野生動物種類豐富,是桃園及大臺北地區頗負盛名的森林遊樂區,更是台灣的生物基因寶庫。

DSC_3422.JPG

    與山林長期相處讓孔傳民對大自然有著敏銳的觀察力, 走在自然步道上,他常常能發現某棵樹上有什麼樣的昆蟲,並能說出其名稱、習性及防禦方式。每每遇有昆蟲飛過即停下腳步聆聽、觀察,並能解釋各種昆蟲其飛行方式有何不同。

DSC_3215.JPG

    下山的遊客說:「今天最大的驚喜就是早上在山上步道旁的林子裡拍到了珍稀鳥類--藍腹鷴」,這讓遊客喜出望外,大呼過癮。孔傳民介紹說:「藍腹鷴生性謹慎不易被人察覺,常常有遊客起早上山,就是爲了能夠一飽眼福。由於棲息地被破壞,近幾年藍腹鷴的數量大幅減少,是受國家保護的瀕危物種。」

   「藍腹鷴的出現也是對這幾年東眼山保育工作的一種肯定吧」,孔傳民笑著說。

    山裡天氣變化不定,時晴時雨,等天氣轉晴,林中充滿了蛙聲蟲鳴的交響。目前園區裡的蛙類有翡翠樹蛙、臺北樹蛙、褐樹蛙、澤蛙、福建大頭蛙等十幾種。爲了保護園內蛙類,還特意修築多個生態池儲蓄山泉,現已成爲了蛙類生存繁衍的棲息地。

P_20160630_104315.jpg

    自然步道上經常可以遇到父母帶孩子到山林裡認識昆蟲,小朋友們對昆蟲很感興趣,孔傳民也很樂意為他們介紹。孔傳民回憶起童年時光,笑笑說,「讓小朋友們親近自然,他們才會更熱愛自然,人與自然才會更加和諧相處、永續發展。」

    孩子們獲取知識的方式,可以不是來自網路,而是可以放下手中的平板、手機、電腦,在某一個雨後的晨間走進山林中觀察鍬形蟲,再送它們回家。

 

何以解憂 莫過於流螢之美

   初夏季節是螢火蟲的繁殖期之一,爲了讓大家走進自然更加瞭解螢火蟲,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特別推出了「走進東眼神秘林,夜訪火焰蟲盛會」活動,吸引了眾多愛好者前來賞螢。從孔傳民的口中瞭解到東眼山最常見的螢火蟲是黒翅晦螢。

DSC_3003.JPG

   天色漸漸暗下來,太陽緩慢地退出地平線,有三兩點綠光從草叢的深處悄悄的出現,夜晚無風,光暈越來越清晰,明暗有致的光斑愈來愈多,像一條螢光彩帶旋轉漫舞。男孩晃動著媽媽的手臂,眼裡放著光說:“媽媽你看你看誒,有螢火蟲!有螢火蟲!”小孩子順勢握了一把,再悄悄的打開,小手裡閃爍著無限的生命力,小手再緩緩張開,螢火蟲從手中溜走,再慢慢地浮在半空中。清新之森,流螢飛舞,孩童嬉笑,豈不美哉?

   而這一切的美好,都來自於東眼山良好的生態環境:這裡有完整的森林覆蓋及乾淨的水源生態,是適宜螢火蟲生活的棲地環境。遠遠望去,好像整片樹林裡都閃爍著淡綠色冷光,人們置身其中,美不勝收。

 

森林面積增加 林間多珍貴樹種

   民國78年後政府全面禁伐天然林,自東眼山被劃為森林遊樂區後,森林面積和樹種也在逐年增加,除了大面積伐木時期保留的柳杉人工林之外,新竹林管處更是有選擇性地於區內進行梢楠、紅檜等珍貴樹種的造林,讓園區內的植物林相更為多樣。

   東眼山曾經是日據時代重要的林場,這些柳杉樹主要用作電線杆和建材,被廣泛種植。經過幾十年的森林保育,園區內形成了一片片整齊劃一的柳杉林海,柳杉林海高大筆直,遮天蔽日,形成了一道蔚為壯觀的景象。據孔傳民介紹,現在各種樹木已經和諧共生,形成較為完整的生態系統。

vlcsnap-2017-05-31-00h23m43s57.png

   筆筒樹是古老的孑遺植物,用孢子繁殖,被稱作活化石,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目前在東眼山地區發現的筆筒樹僅有一棵。遺憾的是,這棵寶貴的筆筒樹在幾年前的颱風中被破壞,樹葉已然脫落,樹乾枯黃。「我們還在聯繫其他有筆筒樹的園區,考慮能不能用孢子在東眼山重新繁殖栽培」孔傳民說,「說實話,一旦有些樹種被破壞,或者我們沒有足夠重視,就很難再看到他們。」

12W~QIE]${L$RQ%X5ZJ7QKO.png

   除了珍貴的林木,很多具有台灣本土特色的草本植物也在東眼山繁衍生息。例如,姑婆芋雖然是山裡常見的植物,但對泰雅族的人民來說卻是很重要的植物,衣食住行都能派得上用場。姑婆葉就是早期的包裝袋,根莖也有藥用價值。雖然功能很多,可是姑婆芋的汁液卻是有毒的,在採摘時要注意防護。

)J18_8_37KHM{T(@T_VR4PB.png

  幾千萬年複雜的地殼運動將東眼山從海底抬升到海拔1000公尺。這讓東眼山保留了一些珍貴古老的物種,也形成了一片完整的化石區,化石上面的紋路記錄著早期動物爬行的痕跡。

  山裏的一切對在這裡工作了六年的孔傳民來說都像家人一樣親近,可是每當發現遊客不守園區規定,攜帶寵物入園或採摘森林主副產物,都會讓他十分痛心。「雖然我們三令五申,但總是有遊客不守規定。對於這種情況我們會先進行教育,如果屢教不止,就會在拍照取證後開罰單。」孔傳民說,眼裡略帶無奈。

 

喚醒初心 幸福其實很簡單

   「我們不要總想著從自然中拿走什麽,就像亞馬遜雨林的開墾,對全球氣候的影響真的很大。」孔傳民說,「每個物種都有他存在的意義,你只有尊敬他,人和自然才能真正地和諧共處,實現永續發展。」

    遊客王先生說道:他每週末都會帶家人來爬山,不僅是為了鍛煉身體,也是為了讓小女兒盡力擺脫電子產品的舒服,在自然裡學到更多。東眼山森林園區已經開園十六年,現在已經成為附近民眾親近自然放鬆身心的場所,這片森林也由此融入人們的生活中。

H0D{$S0)ZN~180L[UC0[~UA.png

    六年的林務工作雖不算長,但卻讓孔傳民對這片土地有了更深切的認知跟體驗。每當看到一棵百年老樹被砍倒,孔傳民的心裡總不是滋味,山林的一草一木都早已經融入他的生命之中。

    六年的光景讓他更加愛護這一片山林,或許這片土地許要多一些這樣的人,才能喚醒人們對大自然的尊重,喚醒我們回歸自然的心,讓人與自然,永續發展。

                                                                   備註:部分圖片素材來自孔傳民

                                                                                                                                                                 張譯丹 王曉琛/報導、圖片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生態永續 人與自然
    全站熱搜

    cocozhang004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